重温先贤智慧 传承廉政之道
来源: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:2021-09-29 09:12
孔子,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被尊为“大成至圣先师”。他的为民思想、廉政之道,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,让我们来重温先贤智慧,传承廉政之道。
“爱人为大”的执政为民思想
《礼记·哀公问》记载,孔子曰:“古之为政,爱人为大。”爱人为大,就是爱民为大,以民为本。包含有丰富的“民本”思想。
2006年1月1日,我国废止了《农业税条例》,这意味着,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传统税收的终结,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。农业税的取消,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,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,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。
脱贫攻坚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。2020年底,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提前10年完成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减贫目标,堪称“人间奇迹”。精准扶贫,真正做到“对症下药”,拔掉“穷根子”。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,坚持分类施策,因人因地施策,带领人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子,困扰中华民族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。
十九大报告指出,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,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,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。
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特别是在党史教育的当前,我们要认真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实践活动,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的事,真正把事办好、把事办实、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,让群众有甜头、有盼头、有奔头。真正做到执政为民,执政利民。
“欲而不贪”的廉洁为政思想
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为官。孔子给出的建议中有一条便是“欲而不贪”,反映了孔子的廉洁为政思想。
“欲而不贪”,孔子对这句话的解释为:“欲仁得仁,又焉贪?”即为政者自己如果追求仁德便会得到仁德,又有什么可贪的呢!
欲望,人皆有之。古人把人的欲望看得很清楚,所以把“欲”比作深渊。人的欲望如果得不到节制,任由其发展,最后人将会被欲望所支配,欲壑难填,无法束缚自己,终将失去自我。
近日,“政法虎”王立科600多字的通报文措辞之严,前所罕见,把一个被欲望吞噬的党员干部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。在唏嘘之余,我们应该见不贤而自省自警,以反面案例为镜鉴。
当今社会物欲横流,环境纷繁复杂。翻看那些落马的干部的处分通报和案例剖析,不难发现,许多违法违纪行为多发生于监管较为缺乏的“八小时以外”。“八小时以外”的社交圈、生活圈、活动圈复杂且隐蔽,存在监督死角,是腐败容易滋生的地方。
对于党员干部而言,外部监督很重要,自我监督和自我警戒更为关键。将欲望关进牢笼里,时刻自省、自警。在面对拉拢和围猎时应提高警惕,提高对腐蚀诱惑的鉴别力,才不会行差踏错,倾覆沉沦。
作为党员干部,我们接受警示教育的同时,要摒弃“哀之而不鉴之”看客心态,将自己摆进去,筑牢欲望的牢笼。真正做到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做到“八小时之外”的自我监督,净化自己的社交圈、生活圈、活动圈,远离腐败之源,从小事小节上检视反思,防微杜渐,做到警钟长鸣。(大化县纪委监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