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要闻

让慎独成为终身觉悟

来源: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:黄宗孝 发布时间:2023-04-26 09:54

4月17日至23日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受权发布信息:24人被查,9人被处分,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。这些案例给广大党员干部又一次敲响了警钟。

“不妄取”者明事理,“不苟取”者重名节,“不敢取”者畏纪法。作为党员干部,我们应当警醒警觉警戒,以案为鉴、以案为戒,自觉守住底线、不踩红线,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守住拒腐防变防线,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,从小事小节上守起,正心明道、怀德自重,勤掸‘思想尘’、多思‘贪欲害’、常破‘心中贼’,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。”剖析案件的问题根源,这些违纪违法者大多都是倒在“慎独”上,他们在闲居独处、无人监督之时不能谨慎从事,不能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,最终滑入犯罪的深渊。

慎独贵在律己。慎独是一种自律,自律不是与生俱来的“天然禀赋”,而是经受磨砺锻造的“后天所得”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,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、严负其责、严管所辖”。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道德的信仰、内心的律令,才能防止绳从细处断、冰在薄处裂;只有方向不偏、脚步不歇,才能以修身律己的“不变”有效应对日新月异的“万变”。

慎独贵在慎思。慎独是一种情操。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,信念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。尤其是领导干部,必须慎思自己的身份、常思自身的短板、深思群众的愁盼,在思考中学会反省,反省自己在台上台下和八小时内外的细微差距,驰而不息推动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。

慎独贵在自警。慎独是一种修养。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,投射到党员干部身上,就是要“以他人为镜,以自身为尺”,经常锤炼党性修养、提升政治素养。当一个人身处群体时,个体行为容易受到群体意识、情绪、选择的影响,更容易逾越底线、破坏规矩。基于此,党员干部不仅要谨记“慎独”,更要牢记“慎众”,在自警自省自励中真正做到“诚于中形于外”。

慎独贵在志坚。慎独是一种坦荡。对党员干部而言,就是要心定、志明、志坚,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、牢记初心使命、保持政治定力。党员干部只有不为噪音所扰、不为歪风所惑、不为暗流所动,练就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的内在定力,拒腐防变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。
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让慎独成为终身觉悟、成为一种常态,既是管理和驾驭欲望的过程,也是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过程。只有这样,党员干部的腰杆才会硬起来,前行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坦荡。(平果市纪委监委  黄宗孝)